中心主任黄承锋接受《环球时报》采访——“实现互利共赢的美好愿景”

作者: 时间:2024-11-15 点击数: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物流通道,更是经济走廊。《环球时报》记者关注到,本次论坛吸引了越南、马来西亚、老挝等多国物流企业代表寻求与中国扩大合作。老挝磨丁经济特区相关负责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们9月与重庆市、泰国罗勇工业园区签署了中老泰“三国三园”战略合作协议,该协议旨在有效地串联和促进三国等沿线国家的经济和产业发展。

“陆海新通道的建设,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磨丁经济特区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和推动通道、物流、产业的融合互促,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陆海新通道将成为连接中国西部与东南亚各国的“黄金纽带”,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美好愿景。”该负责人表示。

“陆海新通道不断释放沿线产业合作潜力。”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张威在论坛现场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从国内看,陆海新通道将共建省区市有机衔接,促进区域间联动发展,推动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赋能先进制造业发展。从国际看,陆海新通道拉近了中国中西部地区与东盟、中亚等国家的地理距离和贸易联系,促进中国一东盟跨境产供链合作红利持续释放,深化了中国与通道沿线国家产供链合作。

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中外老百姓的生活也带来显著变化。“品类更丰富,价格更亲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总经济师何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物流成本的降低和运输时效的提高使得中西部地区的消费者可以更方便地购买到来自沿线国家的商品。同时,通道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人员流动,不仅吸引了更多外国游客来华,也使中国游客能够更轻松地赴东南亚等地旅游,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交流和旅游业的发展。

“泰国的榴链装满整列火车运来,让爱吃榴链的重庆人特别高兴;重庆的汽车、摩托车也销往东南亚,为当地人提供出行便利。”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黄承锋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不仅推动了区域发展,更对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直接福祉。同时,相互的贸易交往也会刺激更多需求。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产学研合作联盟 版权所有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66号  邮编:40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