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欧国家智库代表团到访我校

作者:乔雪 时间:2024-11-28 点击数:

11月27日,中东欧国家智库代表团到访我校。校党委书记宫辉、副校长黄承锋等领导出席了欢迎仪式。国际教育学院、国际处、人文社科中心、宣传部、经管学院、外国语学院、旅传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校内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

中东欧国家智库代表团,由外交部欧洲司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组织,汇集来自捷克、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波兰、希腊、匈牙利、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和英国等14个国家46位顶尖智库专家和学者。代表团11月23日至27日开展访渝活动。27日上午11时30分,我校欢迎仪式在国际教育学院一楼大厅准时举行。活动由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余元玲主持。

在热烈的掌声中,校党委书记宫辉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宫书记首先对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重庆市外事办给予学校的信任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他简要介绍了重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包括其作为山城、江城和雾都的地理特色,以及轻轨穿楼、索道过江等独特的城市景观。宫书记回顾了学校发展历程,介绍了学校在山区桥隧、生态航道、轨道装备、运输物流、绿色航空等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

宫书记特别提到,重庆交通大学历来重视国际交往与合作,与50多个国家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中东欧地区在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独具特色,一直是我校欧洲研究中心的重点研究区域。此次代表团的访问,不仅为学术交流提供了宝贵平台,也为双方深入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宫书记进一步强调,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日益紧密,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取得新进展。他相信,此次交流活动将搭建更加坚实的合作与友谊桥梁。同时,他也期待此次交流能为我校欧洲研究中心高端智库建设注入新动力,推动双方合作迈上新台阶。

黄承锋副校长随后以重庆特色美食“串串香”作为话题的切入点,引出了智库代表团探访的位于重庆沙坪坝区的国际铁路枢纽园区—中欧班列(重庆)起点站的非凡意义。接着他回顾了欧洲研究中心发展历程。在介绍研究成果时,他列举了多个科研项目和智库成果,这些成果不仅包括国家级、市级和企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还催生了大量学术论文和资政成果。今年9月,欧洲研究中心在哈萨克斯坦成功举办第四届重庆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产学研合作国际论坛,吸引了众多国际智库专家积极参与,进一步提升了中心影响力。对于未来,黄承锋副校长表示,欧洲研究中心牵头的重庆市内陆教育开放高地建设重大项目“重庆陆海通国际书院”将致力于拓展“国际朋友圈”,推动研究中心向国家高端智库发展,并探索重庆教育对外开放新模式。他诚邀各位专家来校交流,开展进一步的合作。

在成果展示环节,余元玲院长介绍了欧洲研究中心团队的两项最新研究成果—《波兰发展报告(2023)》和《重庆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产学研合作动态及展望》(德国卷)。欧洲研究中心在2022年出版了国内首部关于波兰发展的蓝皮书《波兰发展报告(2021)》。《波兰发展报告(2023)》是中心取得的又一项重要的“皮书”系列研究成果,由学校欧洲研究中心联合校内外及波兰专家学者共同编写。报告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波兰2021-2023年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重庆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产学研合作动态及展望》(德国卷)集成了团队关于德国产业和中德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中欧班列沿线国家的产学研合作提供经验和启示。

为便于来宾们更好地了解这两项研究成果,会议现场播放成果宣传视频,展示了学校在欧洲国别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和贡献。来宾们表示,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为中欧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方向。

仪式结束后,中外嘉宾集体合影留念。随后,黄承锋副校长代表学校宴请各位来宾,午餐期间,宾主双方进行了热烈而友好的交流和探讨,主要围绕中欧学术研究与合作、文化交流等议题进行分享,不仅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还为未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3点30分,中东欧智库专家代表团离开学校,本次交流活动在友好和谐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产学研合作联盟 版权所有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66号  邮编:400074